回老家買房,是我犯過最大的錯誤!
- 大胡子說房 微信號
- 2022-03-04 12:31:46
大家好,我是雪莉,今天想以我的身份和大家分享一些事。
我們的老粉應該知道,我之前在文章中其實分享過我自己的買房故事,包括第一套房的收房過程,也毫不吝嗇分享給我們的粉絲。
大家別看我們每天埋頭研究樓市也經常外出考察,其實我的一些觀點都和我的經驗有關。
為什么我一直不建議大家買三四線城市呢?
是因為我踩過坑啊,這年頭不踩坑不好意思給大家建議。
就好像小時候永遠不懂父母語重心長的那句: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多。
當時我就是想,瞎扯,誰沒事把鹽當飯吃。
包括以前我也沒懂父母催婚慣用的理由,再不結婚以后父母老了就幫你帶不動了。
年輕的我只會想,不會請人帶啊,一個小娃娃兩個大人還搞不定。
事實就是請人帶,你有那么強的經濟實力嗎,父母帶,你又確定他們熬得住起夜的辛苦嗎。
人有時候就是賤骨頭,只要自己挨過刀,才能描繪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
而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希望減少大家挨刀子的次數。
今年大胡子李老師精心打造了《買房必修課》,看完不說百分百實現財富自由,但至少可以做到一件事——
完美避坑,躲開背后的暗箭。
價格可能還不如你出去吃一頓飯,但絕對比你多吃一頓飯的意義來得實在,如果你現在準備買房,恰好迷茫,又或者你已經踩過坑,想知道接下來如何避坑,我建議你都可以購買課程學習。
投資一切不如投資自己,自己學習的知識永遠存在腦海中,無人能拿走。
毫不避諱說,如果我真的早點加入大胡子說房團隊,我第一套房不至于買得如此慘烈。
所以下面也和大家聊聊我自己經歷的事。
2017年我回老家韶關買了一套房子,那時候我還沒加入大胡子說房團隊。
當時在韶關買房的初衷很簡單,和大部分人一樣,總覺得要在老家買一套房子,那會也面臨結婚,女人那該死的安全感,還是讓我希望有一套房子,當時單價7100元,首付2.5成,月供3000多,總覺得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就算是一個存錢罐存著唄。
結果現在存錢罐是越存越虧,現在二手房也最多7千,算上4年的利息成本,我已經虧了10幾萬,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現在只能先出租,相抵一部分房貸。
很多人說為什么一定要計較虧還是賺呢,在家買房子就是自己住的啊。
問題就是其實住不上,家里本來就有房,那套房子我真的是抱著自住+投資的心態。
才7000元啊,雖然韶關只是個四線城市,但畢竟離廣州高鐵45分鐘,深圳1小時45分,哪怕下跌,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跌幅吧。
就當強制自己儲蓄吧,說不定未來大城市混不下去,回小城市發展呢。
就是這種心態害死人。
首先一套房子,只要不漲就是虧,相當于每個月蒸發掉你的月供。
其次,一個人如果永遠把自己的退路提前想好,那就永遠不會勇往直前,說白了,就是安慰自己的借口。
最后,千萬不要以“未來可以XXXX”作為你買房的方向,因為你完全不能想象當中有多少變數,就好像有人30歲,就已經想好未來要去哪里養老一樣。
我們中間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不可能把一生的規劃都安排好的。
我之后就充分體會到我為當時那種天真想法有多傻。
自從我加入大胡子說房團隊,并且在深圳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在深圳買房的欲望就越來越強,尤其我已經有孩子,并且想為孩子努力一把的時候。
我才意識到,當初把貸票用到了韶關的愚蠢。
全國限貸大環境下,每個家庭只能同時有2套貸款,而且大多數城市都認貸款記錄。
也就是說,不管你貸款還沒還清,首付比例都必須上浮。
而我想要在深圳買房,貸票已經用了,只能5成首付,并且去年715政策之后,開始堵死了各種騷操作,假離婚行不通了,夫妻雙方都體現征信了,哪怕真離婚,也得等3年。
這時候我必須接受首付5成的預算。
好家伙,208政策來了,雪上加霜,首付成本更高了,短期上車機會只能擱淺等跌。
這時候我是真能體會,什么叫做學習房產知識的力量,真恨沒早進入房產行業。
這也是我為何一直強調,珍惜自己的處女貸,把首次貸票用到最有價值的城市上的最關鍵原因。
第二個我想分享的其實是我朋友的故事。
2019年年底吧,他找我咨詢買房的事情,手頭100萬出頭,想買深圳房子。
他單身,純投資,平時住不上,考慮把房子出租然后自己和同事合租,這樣成本最低。
我當時給出的建議是買西部,買寶安,結合他的預算,我給到具體的項目,可以買碧海富通城的小戶型,當時單價7萬左右。
當時他認為這個項目不近地鐵站,而且遠,因為他在羅湖上班,加上總覺得面積段好小,如果出租租金不達預期。
而且他也去看了福田一個商住兩用的項目,70多平米的復式,帶租約,租金7000多,又是地鐵站附近,單價4萬多。
大家看到這應該發現問題了。
福田近地鐵站的房子4萬多一平米,你敢信嗎?
絕對有問題,我后來發現這房子是商住兩用,很多公司是租下來做辦公室的,我認為不純粹,后期絕對會影響升值和出手。
我當時建議他慎重。
結果他說:他從小就喜歡復式戶型,而且租金7000多,他月供12000多,等于每月只要出5000多就好了,還是很好的。
怎么辦,你永遠叫不醒一個沉睡的人,最后他還是買了福田商住兩用的房子。
隨后不用我說了,富通城三期,我今天剛問,一個小戶型55㎡,報價540萬,接近10萬每平米。
而他的買的房子,漲了5-6000一平米,拋掉利息,賺了沒多少。
最重要的是,這套房子流動性還非常差,掛牌1年沒賣出去的比比皆是,現在他已經為以后的變現擔憂了。
說真的,我朋友城市確實選對了,板塊也不差,但項目不對,努力白費。
人有時候真的要先確定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堅定一點,畢竟有時候買房真的違背人性的。
你喜歡的房子不一定能漲,所以千萬別由著自己的愛好選房子。
邏輯思維比感性沖動重要得多。
每個家庭其實都無法繞開房子這個剛性需求。
哪怕之前有房子的人,也總會有置換的需求,小換大,老換新。
哪怕小城市多套房的人,也會因為孩子到大城市工作想給子女買一套,也會有資產財富增值的需求在一線城市買一套。
又或者是努力在大城市打工,終于存在錢打算購入自己人生中第一套房。
不管因為哪種需求買房,總之,大家生活中繞不開的也都是房子。
可一套上百萬甚至幾百萬的房子,大家在選擇的時候又花過多少時間和金錢去研究呢?
有一句話我一直很認可,就是你的時間花在哪里,你的成果就會體現在哪里。
大家哪怕不能去看上百套房子之后再下結論,但一定可以先學習基礎的房產知識去做判斷。
這就是今年大胡子李老師打造《買房必修課》的初衷,幫助大家排掉買房路上的幾大坑。
認知的高度才能決定你錢包的厚度,一套99元的課程,總共有25節的課程,也是李老師10多年來實踐經驗中的寶貴總結,也是希望給大家實在幫助的肺腑之言。
課程不貴,但知識無價,如果你想提升房產認知,掌握系統的買房知識論,可以掃碼下方二維碼購買課程學習。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大胡子說房。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