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布局、持續深耕 房企在樓市調整中筑牢“穩定器”
- 新京報
- 2022-04-30 10:08:42
2022年以來,支持合理住房需求釋放成為房地產宏觀調控的方向之一,各地政府落實因城施策優化調整供需政策。雖然一季度購房者置業情緒尚未得到實質修復,市場活躍度依然不足,但是仍有不少房企依靠此前精準的區域布局,在市場調整中實現了良好開局。
近年來,房企們紛紛戰略性地優化區域格局,目的在于將投資瞄準更有潛力的地區。而且不難發現,在銷售業績較好的房企中,區域布局都有共同的特征,比如更加聚焦核心城市群和都市圈,在做好優選城市的同時持續深耕,在市場波動中奠定“穩”局。
一季度僅2家房企銷售額超千億
在房地產市場調整的當下,調控政策的環境正在回暖,部分熱點城市市場出現企穩跡象。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多個城市出臺房地產寬松政策,如優化限購、降低首付比例、優化限售、發放購房補貼、降低房貸利率等。
但是從一季度房地產市場的成交數據上看,房企的表現并不如人意。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一季度百強房企銷售額均值為162.6億元,同比下降47%,銷售額超千億房企僅2家,較去年同期減少3家;超百億房企4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30家。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也顯示出,房企一季度開局慘淡,超八成的百強房企累計業績同比降低,其中近四成企業的降幅高于50%。
在一季度克而瑞銷售排行榜中,銷售規模前十房企分別為碧桂園、萬科、保利發展、融創、中海、招商蛇口(001979)、華潤置地、金地、綠城、龍湖,其中僅有碧桂園和萬科的銷售金額破千億。
制圖/寇德娜,數據來源/克而瑞。
據各家公司業績公告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位居銷售榜首位的碧桂園累計權益合同銷售額約992.3億元,對應的權益合同銷售建筑面積約1297萬平方米;而排名次席的萬科前3個月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065.0億元,合同銷售面積632.7萬平方米;位居第三名的保利發展一季度合計實現簽約金額906.95億元,簽約面積553.87萬平方米。
此外,今年前3個月,融創中國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723.6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533.2萬平方米;中海地產累計實現合約物業銷售金額約482.8億元,相應已售樓面面積約250.62萬平方米。
在克而瑞分析人士看來,相比之下,重點房企仍然表現不錯,前三名碧桂園、萬科和保利發展銷售優勢明顯,與其他房企相比銷售出現“斷層”式領先。
可以看到,今年很多房企并未對外公布銷售目標,一些公布銷售目標的房企也主動降速。與2021年的銷售目標相比,在公布銷售目標的房企中,2022年銷售目標計劃正增長的僅有越秀地產、信達地產(600657)、綠城中國和保利置業等少數幾家房企。
碧桂園并未對外披露其全年銷售目標。對此,碧桂園高層表示,自從2018年以來,碧桂園堅持“提質控速、行穩致遠”的戰略方針,銷售規模不再是碧桂園第一追求,而是追求合理的量價關系及有質量的銷售、經營。
2022年,碧桂園并未對外披露其全年銷售目標,而是傾向于追求合理的量價關系及有質量的銷售、經營。
房企聚焦核心城市群和都市圈布局
雖然一季度房企的銷售不及預期,但是從短期來看,購房需求并未消失,短期需求端觀望情緒較重,隨著政策逐漸落地,購房者預期和置業信心有望逐漸企穩。
事實上,今年一季度部分熱點城市仍出現了“小陽春”的跡象。據《保利2021-2022年房地產行業白皮書》內容顯示,基本面好的大中城市,隨著人口、產業集聚,城市生命周期向上,房地產市場仍處于成長期,需求量仍在擴容。其中在人口流入城市,剛需依然旺盛,比如上海、深圳等流動人口超千萬人,北京、廣州、成都等流動人口超800萬人,人口的交織流動將產生持續的、大量的剛性住房需求。
因此,區域布局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房企們紛紛優化區域格局,目的在于將投資瞄準更有潛力的地區。
不難發現,在銷售業績較好的房企中,區域布局都有精準的特征。比如碧桂園一季度銷售表現較好也主要來源于城市均衡布局。2022年,碧桂園預計總可售貨值不低于6500億元,其中一二線城市占比33%、三四線城市占比67%。
這與碧桂園選擇性的投資布局有一定的關系。從2021年碧桂園拿地情況可以驗證區域優化的方向。2021年,碧桂園新增土地權益投資金額1416億元,其中66%位于三四線城市,85%聚焦五大都市圈。
目前很多房企在布局范圍上,更加聚焦核心城市群和都市圈,做好優選城市的持續深耕。比如截至2021年末,碧桂園的可售貨值中,有75%位于五大都市圈、98%位于常住人口50萬人以上的區域、93%位于人口流入區域。
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看出,持續看好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碧桂園,在土地儲備布局上兼具廣度和深度。事實上,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很多民企暫緩了拿地,而碧桂園是為數不多的仍保持持續拿地的民營企業,通過拿地不斷優化土地結構。
在億翰智庫分析人士看來,三四線城市仍具有結構性的發展空間,作為布局三四線城市的龍頭房企,投資布局的優化,有利于保障企業的長期穩健發展。此外,碧桂園的投資布局廣泛分布于內地的省市縣和不同能級的城市,能夠對市場波動形成一定的對沖,也有利于保障銷售業績的平穩。
值得關注的是,克而瑞分析人士認為,碧桂園2021年在三四線城市的貨地比(建設后銷售總貨款與買地的土地款之間的比例)達3.3倍,總體貨地比達3.0倍,均處于行業較高水平。這部分土地儲備未來將會為碧桂園帶來相對可觀的利潤空間。
房企持續深耕北京,碧桂園城市副中心新盤受青睞
一二線城市是很多房企的重點布局區域。而北京作為眾多房企的重要布局地區,成為房企的必爭之地。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去年京投發展(600683)以175億元高居北京房企拿地榜首位,首開股份(600376)、卓越集團、保利發展、華潤置地和金地集團(600383)分列二至六位,拿地金額均超過百億元。可以看到,近年來,在房地產市場調整周期內,房企不僅優化區域布局,也在持續對區域進行深耕。
去年拿地的房企今年陸續進行推售。3月,隨著市場政策環境逐步改善,北京新房市場熱度有所回升,案場到訪量和成交量明顯上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3月,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成交規模為58.06萬平方米,環比增長74.6%。而通州區商品住宅市場成交規模較大,位居各區榜首,單月超10萬平方米。
提到通州,不得不說去年碧桂園在北京落地的新項目就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區,而且在去年底就推向市場,命名為碧桂園和世界。從規劃來看,碧桂園和世界所在的地塊組團共有5個部分組成,分為商業、醫療、教育、人才社區以及商品房。
據悉,因為地塊位置好、交通方便,加上產品設計舒適合理,在通州看盤的購房者幾乎都少不了去碧桂園和世界看一看。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園和世界110平方米戶型備受購房者青睞,這是一個總價600多萬元的三居全明戶型。
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區的碧桂園和世界,已在去年底推向市場。
事實上,近期具有品牌開發企業操盤、項目交通便利以及戶型產品亮點鮮明的樓盤都有著熱銷的潛質。比如華潤置地“幸福里潤園、橡樹灣、永定府”三大新品入市,7天銷售額達百億元;房山中建學府印悅首次開盤當天認購228套;中海匯德里80億元貨值開盤熱銷50億元,去化率62.5%。
從個案項目的開發潛質可以洞察到企業在拿地中的區域選擇。中指研究院分析人士認為,熱點一二線城市在強基本面支撐下,市場有望率先恢復。在這些城市布局的房企,通過加大對城市市場周期及政策變化研究力度,制定差異化營銷策略,把握市場機會,從而在市場中奠定更加穩定的地位。
標簽:
優化布局、持續深耕 房企在樓市調整中筑牢“穩定器”
雖然一季度購房者置業情緒尚未得到實質修復,市場活躍度依然不足,但是仍有不少房企依靠此前精準的區域布局,在市場調整中實現了良好開局。而
融僑集團發布2021年度公司債券報告:“三道紅線”全面綠檔,維持穩健發展
在波動的2021年市場,諸多房企面臨著“超級壓力測試”的普遍情況下,融僑集團于4月29日發布《2021年度公司債券報告》,交出了一份“健康”的答
禹洲集團妥善解決4月到期35億境內公司債,積極落實“三保”策略
4月29日,相關人士透露,禹洲集團(01628 HK)子公司廈門禹洲鴻圖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于今日妥善解決了一筆于4月29日到期的面值15億人民幣的公司
第三方回款疑問與第一大客戶“閃退” 匯聯地板業績真實性隱憂待解丨IPO觀察
而對于江蘇省匯聯地板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匯聯地板)來說,上市或是關系生存之戰。除增收不增利外,第三方回款中的異常現象,以及大幅上升
一周公告合輯丨年報季接近尾聲 房企表現如何?
01企業動態Businessdynamics部分房企再次延遲刊發年報德信服務更換核數師由羅兵咸永道變更為中匯安達金隅集團董事長曾勁因工作變動辭職,姜英
嘉凱城2021年營收13.74億虧損12.69億 影城數量166家
觀點網訊。4月29號,嘉凱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觀點新媒體從中獲悉,期內,嘉凱城實現營業收入13 74億元,同比增長37 37%;
藍光發展:2021年歸屬股東凈虧損138.34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1 16億元,同比下降53 17%;實現虧損總額149 16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138 34億元。截止2021年12月3
嘉凱城一季度歸母凈虧損1.78億 撤回2015年度非公開發行申請
觀點網訊。觀點新媒體從中獲悉,期內,嘉凱城實現營業收入2 66億元,同比下降26 2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1 78億元,同比下降11 47
泛海控股:2021年營業總收入為149.23億元
中國網地產訊4月29日,泛海控股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2021年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149 23億元,同比增長6 16%,地產板塊實現營業收入83 65億元
年報速遞|藍光發展去年營收201.16億元,同比減少約53%
新京報訊(記者饒舒瑋)4月29日,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藍光發展”)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年報顯示,2021年,藍光發展實現營業收入
龍凈環保: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8.60億,業績保持穩健增長
4月29日晚間,龍凈環保發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稱,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 97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8 60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
龍凈環保:一季度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6.01% “雙碳”背景下公司將迎來發展窗口期
4月29日晚間,龍凈環保發布2022年度一季度業績報告稱,2021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2022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9 44億,同比增長2 14%;歸屬上
龍凈環保:2022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上升26.01%
4月29日晚間,龍凈環保發布2022年一季度報告。數據顯示,龍凈環保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9 43億元,同比上升2 14%;實現歸母凈利潤1 77億
上房物業服務向證監會申請撤回上市申報材料
觀點網訊。4月27日,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布第十八屆發審委2022年第50次工作會議公告的補充公告。2018-2020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約為5 92億元、7 2
佛山10.39億元掛牌南海2宗地塊 按價高者得確定競得人
4月29日,佛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南海區2宗地塊網上掛牌出讓公告。觀點新媒體從公告獲悉,2宗地塊總起拍價達10 39億元,均采用增價方式進
佛山南海獅山一宗商住地再度延遲至6月6日出讓
4月29日,佛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公告,接委托方通知,編號TD2022WG0013地塊的網上掛牌截止時間延至2022年6月6日10時,網上競買申請及競買
泰禾集團一季度營收2.46億元 凈利潤同比減少14.46%
4月29日,泰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據觀點新媒體了解,報告期內,泰禾集團營業收入2 46億元,同比減少38 04%;歸屬于上市
泰禾集團2021年凈利潤虧損收窄 房地產業務毛利率2.79%
4月29日,泰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據觀點新媒體了解,報告期內,泰禾集團營業收入49 11億元,同比增長35 87%;歸屬于上市公
陽光城:已到期未支付的債務本金合計金額301.91億元
4月29日,陽光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公司債務情況的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根據公司審計報告,陽光城已到期未支付的債務(包含金融機構
陽光城:2021年營業收入425.26億元
報告期內,營業收入425 26億元。全口徑銷售金額1,838億元;權益銷售金額1,177億元。本報告期,公司銷售均價15,067元 平方米,同比提升5 6%
陽光城2021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余額約80.75億元
觀點網訊。4月29日,陽光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公司2021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據悉,2021年末陽光城集團提取的資產減值準備余額為
陽光城2021年營業收入425.26億 歸母凈虧69.52億
4月29日,陽光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觀點新媒體從公告獲悉,期內,陽光城實現營業收入425 26億元,同比下降48 25%;實現歸屬
陽光城年報:2021年營收425億元 腳踏實地化解危機
4月29日晚間,陽光城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陽光城集團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425億元,同比減少48 25%,其中房地產業務收入376億元,占比
永輝超市2021年營收910.62億 歸母凈利大幅下滑319.78%
4月29日,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據觀點新媒體了解,報告期內,永輝超市實現營業收入910 62億元,同比下降2 29%,主要由于2
張江高科2021年營收20.97億元 同比增長169.13%
4月29日,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據觀點新媒體了解,張江高科2021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 97億元,同比增長169
海航投資:擬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額度55億 另大連眾城不再納入報表
4月29日,海航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表示,該公司及子公司擬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授信額度55億元。同日,海航投資公告稱,公司于2021年度審計
海航投資一季度營收1407.5萬元 凈虧損508.27萬元
觀點新媒體了解到,2022年第一季度,海航投資營業收入1407 5萬元,上年同期942 99萬元,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49 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
深圳人才安居集團2021年收入28.9億元 房地產收入16.83億元
觀點網訊。4月29日,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司債券2021年度報告。據觀點新媒體了解,于2021年度,該公司房地產收入16 83億元,收入
奧園美谷2021年歸母凈虧損2.53億 期末貨幣資金6.04億
4月29日,奧園美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據觀點新媒體了解,報告期內,奧園美谷營業收入15 39億元,同比減少22 58%;歸屬于上
奧園美谷一季度營收3.12億元 凈虧損3878.16萬元
觀點網訊。觀點新媒體了解到,2022年第一季度,奧園美谷營業收入3 12億元,上年同期6 07億元,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減少48 56%。歸屬于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