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觀漫讀|真正厲害的人,都擁有這3種“力量”
- 正觀新聞
- 2023-06-27 12:12:03
“人生最終價值在于有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資料圖】
能力高的人影響別人,能力低的人受人影響。
強者自身都帶有這三種“力量”。
1
靈活應變的轉彎力
《周易》中說:“日新之謂德,生生之謂易。”
事物發展到極點時,就需要發生變化。有了變化,便峰回路轉,出現新的時機。
隨機應變是能力,靈活轉彎為練達。適時的變通,總能收獲不一樣的結果。
一位農夫住在山腳下,以放羊為生,經常會到市集賣羊肉和羊奶。
從他家去市集有兩條路:一條在屋前,可以直通市集,但半路橫著一塊巨石,且山路崎嶇,十分難行;一條在屋后,曲折盤繞,要花好幾個鐘頭才能到。
農夫決定鑿通屋前的巨石,但和兒子辛苦了幾個月,巨石被鑿碎冰山一角,山路也沒有鋪平整。
一天,兒子干活累了,坐下來休息時想到:“我們為什么不能把家搬到石頭的另一面呢?如果搬過去,三個月就能蓋一棟新房子,比沒日沒夜地鑿石頭簡單多了。”
農夫聽完,恍然大悟。
人生同樣如此,遇到走不通的路,不妨調整方向,及時拐彎,也許你會遇到更美好的風景。
在路走完的時候,并不意味著到了路的盡頭,而是提醒我們是時候拐彎了。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固執并不是優點,在牛角尖中轉彎才是智慧。
遇事懂得變通的人,才能把握人生的方向。決定人生高度的,不是“起點”,而是我們人生中的每個“轉折點”,也就是“轉彎力”。
2
不隨波逐流的孤獨力
有人說,演員陳道明是娛樂圈里的“異類”。旁人忙著應酬時,他經常一個人躲在家里看書、練書法、做手工。
他很少交友,這種清高并不是故作姿態,而是因為他對交朋友這件事極其審慎。
當有人因迷失在欲望的洪流里無可自拔時,陳道明卻像久釀的老酒,越來越有味道;當有人迷失在燈紅酒綠的名利場時,陳道明卻憑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成為一股“清流”,成為最醒目的標簽。
一個人讓自己停不下來,沒有辦法自省的緣故,就是看見了太多外面的喧囂,而無法關注內心真實的自己。
若是得失纏繞于腦、重壓于心,生命便無法安寧。
此時,“放空”自己便是解決麻煩的方式。
關掉電腦、將手機丟到一邊,靜下心來,將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以一個第三者的視角審視自己的生活,來理性思考,面對此時此刻的得與失。如此來看清自己,認清得失的意義,把生活看得明明白白。
君子慎獨,拒絕隨波逐流。每一段獨處的日子,都是扎根的好時機。
心有所向的孤獨不會摧毀你,相反,它能夠成就你。
3
收攝欲望的自控力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說:“生命就是欲望,欲望是所有生命的主題。”
沒有欲望的生命將黯然失色,但我們也不能被欲望左右,否則就會被欲望吞噬。
大家都聽說過“朝三暮四”的故事。
戰國時期的宋國有位老人,他十分喜歡獼猴,家里養了好多。
他能懂得猴子的心意,猴子也能夠討老人歡心,老人也減少了家人的口糧,來滿足猴子的食欲。
但不久,他家里的糧食不夠吃了。他希望限制猴子的糧食,又擔心猴子們因此不順從他。于是,就先騙猴子說:“以后給你們吃橡果,每個猴子早上三顆,晚上四顆。”
貪心的猴子們嫌少,十分惱怒。隔了一會兒,老人又說:“那以后每個猴子早上四顆,晚上三顆!”猴子們看到“早上四顆”,都高興地趴在地上感謝老人。
其實,人心就像“猴子”,什么都想得到,但往往最后什么都得不到。想要的太多,能力太淺,痛苦就加深。
正確的做法,應當減輕心理上的負重,專心致志去做好應該做的事,做到精細處,才能水到渠成。
提升自控力,行事下定力,才會收獲人生的真諦。
(來源 民生周刊微信公號 主播 湯般若 制作 王宜謙)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統籌:王攀 編輯:梁冰標簽:
品牌藥企瞄準膏藥市場,仙佑醫藥加速貼牌生產布局
仙佑集團膏藥貼牌代加工廠家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和市場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使用中藥膏藥來治療病痛。然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