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觀快評:“樂山大佛被賣17億”不宜過度解讀 全球熱頭條
- 正觀新聞
- 2023-06-27 18:13:44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連日來,“樓市低迷,樂山大佛被賣17億元”的消息在網絡上熱傳。6月26日,四川省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樂山大佛景區觀光游覽車和攤點30年經營權整體轉讓”交易確實存在,該拍賣發生在幾年前,是符合規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拍賣部分并非樂山大佛本身,而是景區內部分項目的經營權。樂山大佛歸全民所有,這點并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
景區項目經營權的市場化,也是一個普遍現象,畢竟這是出于對專業和效率的考慮。有報道稱,福建省超五成的景區經營權已部分或全部轉讓,其中,經營權全部轉讓的景區,門票專營權普遍歸旅游企業。當然,當過度出讓的時候,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票價過高,投入不足,逐利過強等。
所以,樂山大佛部分經營權轉讓,既不改變所有權性質,也是景區轉型的常有之義,不失為發揮景區營銷功能,帶動景區業績新增長的良策之一。
只不過,人們在解讀“樂山大佛部分經營權被賣17億”的時候,難免心存疑慮。一是隨著觀光車、攤點經營權落于企業之手,景區門票、攤位商品價格容易水漲船高,景區氛圍過度商業化、娛樂化,致使游客體驗感大打折扣;二是當地政府以17億元高價售出樂山大佛部分項目的經營權,也會讓人覺得是不是財政“吃緊”,然后狠賺一把?進而很自然的聯系起來——雖然時空錯位。畢竟,受疫情影響,經濟處于穩健復蘇期,政府部門如何刺激消費、提振經濟顯然非常關鍵,也備受關注。
樂山大佛既是民族文化符號,也是世界文化遺產,處理經營權歸屬問題時應慎之又慎。根據《樂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在樂山大佛保護范圍內,擅自出讓或變相出售世界遺產資源是被明確禁止的。樂山大佛保護管理機構應當根據規劃要求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對經營活動實行總量和區域控制。
不僅如此,企業承接景區經營權應當經樂山大佛保護管理機構審核同意后,依法辦理相關審批手續,才能合法合規地從事經營活動;樂山市市中區人民政府則應當組織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對樂山大佛保護范圍內經營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加強審核和監督管理,保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
總之,數年前一次部分經營權的出讓再次引發輿論的聚焦,或許有烏龍的成分,但這種輿情的背后,民眾的情緒和擔心,確實值得重視。(韓靜)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統籌:陳若松 編輯:楊晗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獨家原創,版權為鄭州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正觀新聞)所有,轉載或者引用請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違反,依法保留追究權。
標簽:
北水再度加倉騰訊近3億港元,大幅拋售港股ETF;南水賣出五糧液、貴州茅臺 微頭條
6月27日(周二),南下資金今日凈賣出港股73 59億港元。$騰訊控股(0070
關于 Lenovo ThinkSmart View Plus 我們需要了解的信息
聯想推出了ThinkSmartViewPlus。它是一款經過MicrosoftTeamsDisplay認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