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點!“微信支付調整手續費”為何引發風波
- 正觀新聞
- 2023-06-30 09:54:49
(資料圖片)
近期全國多家高校發布公告,7月1日起暫停使用微信支付,原因是微信支付針對校園行業開始收取服務費用,費率達0.6%。這一消息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多所高校擬停用微信支付,這不算是一個小事情。對學生來講,這意味著不管是交學費還是在校園內的消費,都將少了一個支付方式。眾所周知,微信支付已是目前消費者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因此,如果停用可能會給部分大學生造成一定不便。而對于微信支付方面來說,如果宣布停用的高校后續繼續增加,這同樣未必是好事。
需要指出的是,根據微信支付方面的回應,所謂自7月1日起開始收取手續費,實際只是限于電商、酒旅等小部分盈利性場景,像交學費、食堂等非盈利性場景將繼續保持零費率。一般而言,對于學校等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非營利性機構,支付機構在手續費上都會給予優待。現在微信支付的做法,可以理解為將高校內的非營利性場景和營利性場景的手續費收取標準區分開來,對后者不再或是減少優待。
這到底有無道理呢?首先,必須承認,微信支付不是做公益,也有運營成本,最主要的就是需要向銀行支付通道費;其次,0.6%基本上就是目前微信支付面向B端市場的主流收費標準,談不上畸高,但也不算低。從這個角度說,在做好區分的情況下,微信支付的這一做法,并非不能理解。
但是,不少高校因此抱怨此舉將增加學校的財務費用負擔,以至于一部分干脆選擇停用,也未必就是反應過度。要知道,按照有知情人士的說法,“目前微信支付針對校園內營利性場景的優惠費率多數為0.2%-0.38%”,那么此番一步到位恢復到0.6%,單從調整幅度上來看并不小。
更重要的是,支付機構此前對高校內的營利性場景一并在支付手續費上予以優待,顯然帶有營銷推廣的目的。現在這一目的基本實現就取消優惠,這在用戶的心理和情感上,一開始難免引發不適。這其實也是所有“先免費(優惠),后收費”的互聯網營銷模式必然要承受的代價,之前在很多領域都已有先例。
此外,在這幾年的經濟發展形勢下,社會對于調低支付手續費用有著更高的期待。比如,2021年央行等多部委就聯合發文,部署推進降低支付手續費等措施,鼓勵引導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等加大惠企利民力度。有這層背景在先,對于恢復營利性場景手續費的做法,一些用戶自然也容易表現得更敏感。
最新消息是,微信支付已就此次調整向廣大學校及師生致歉,并強調在校園非營利場景會持續保持零費率的優惠政策;營利性場景則“實施以低于市場平均水平的優惠費率政策”。應該說,市場“誤會”及時得到了澄清,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不妨事先加強溝通、有商有量,拿出能平衡好各方利益的周全方案,類似風波完全可以避免。
(原題為《“微信支付調整手續費”為何引發風波》 作者 閔蕭 來源 澎湃新聞)
統籌:陳若松 編輯:左海濤標簽:
天天速讀:中科環保:融資凈買入284.43萬元,融資余額1.06億元(06-29)
2023年6月29日中科環保融資凈買入284 43萬元,融資余額1 06億元